文章
心理輔導有幫助嗎? 2017年11月24日 刊登於歐洲商報
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七日英國的大小報紙和各樣傳播媒軆同時報導了一則另大眾跌破眼鏡的新聞:哈利王子去了一個機構做了心理輔導。哈利王子的這個擧動打破了以往王室給外界高高在上的印象,也引起了一般人普遍對於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的重視。政府部門不但加強對國民心理健康種種問題的關注,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輔導也計劃注入更多的人力。這種種加強的行動,顯示出心理輔導在現今社會裏的重要性。
英國以人文基礎建國,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以關愛,包容為出發點,對心理健康的輔導早已發展得非常蓬勃。跟據2016年的調查顯示每四個成人當中就有一人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這個數據無疑是相當驚人的;但這個現象仿彿是國際趨勢似的, 世界上心理有異狀的人似乎越來越多。
哈利王子在每日郵報的訪問中說道去尋求心理輔導的原因是因為自從他12嵗時驟然失去母親(戴安娜王妃)之後,他把自己的情緒關閉了長達二十年之久。加上近兩年來在各方面澈底的混亂,終於使他做出這個決定。他說:“我的方法就是像駝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裏,拒絕去想母親;心想,會有什麽用呢?”各位讀者對於這種消極的感受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
情緒的管道需要疏通,否則將在内心形成鬰結,從而影響我們的思攷方式和作為。就好像堵塞的水管需要疏通一樣。這些因為各種原因而形成的問題,好像是水管中的堵塞物,若不清除,它將越積越多,終至水管完全堵塞。我們因為人生中種種負面的經驗,例如:被誤解,被欺負,被拒絕,被恐嚇,或被虐待;又或者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痛苦等等,使我們自然生出不同的情緒反應。這些喜怒哀樂懼的情緒如果過度或停留過長,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應該予以正視。
許多人有個疑問,不知道心理輔導對個人的困境會有什麽樣的幫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對困難和挑戰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些人以前也許曾經嘗試過心理輔導,但是覺得沒有効果;我建議你再試試,不要太早放棄,有時心理輔導是需要時間的。西方人的心理咨詢長達几年的情況相當常見,我們中國人一般則較為注重癥狀的改善,也較沒有耐心從根本轉變,所以時間相對就短一些。時間的長短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要有所轉變;有的時候轉變也可發生在很短的輔導之後,所以不要輕言放棄而強迫自己面對困境,因為這樣往往你會覺得更加孤單而無望。
這也關係到你和咨商師之間的關係。心理輔導強調保密,你必需感到相當安全和舒適,並感到完全信任你的輔導人員,因此才能把心裏的困難向他/她述說。所以你如果以前試過卻沒什麽果効,可能是沒有遇到適合的輔導人員。一個成功的心理輔導應該給你一些方法去了解你自己,幫助你有能力面對過度期的不適,並且協助你生發出新的處理方法。它應該能幫助你減輕苦惱並且學習到如何善待自己,因而導引至改變的發生。這其中,當事人的心態非常重要。你是否真心誠意的要解決困擾你的問題?是否真心誠意的尋求幫助?真誠往往是能否看到果効的因素;心理輔導的果効建立於良好的治療關係,而真誠是建立良好治療關係的基礎,這是一個要求雙方都投入的工作。
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不同 2017年12月22日刊登於歐洲商報
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心理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這麽林林總總的稱謂,究竟什麽是什麽啊?相信許多讀者都有著相同的困擾。心理健康對我們的生活品質影響至大,不同的國家對以上的行業也有稍稍不同的定義與規範。這裏所介紹的是以英國本土為主的情況。
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和心理諮商是一樣的,中文因為地區的不同而採取其地區熟悉的稱謂,英文則只有一個字:Counselling 。心理治療,臨床心理學,英文也是一個字:Psychotherapy。這兩個稱謂的工作是重疉的,難以分出上下。真要指出不同的地方,也許可以說輔導較為短期而治療較為長期。治療師多半擁有碩士以上的專業文慿,在職場界也較為優勢。本人讀過一篇報導,談到國内的諮商師依法律規定不得從事心理治療的行為,感到不解;因爲談話本身就是一種治療。英國本地的心理諮商師和心理治療師在工作上是相同的。
至於心理醫生,相信大家此時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那就是它是個統稱,事實上並不存在。這是在中華文化的語境下所生發出來的一個特別名詞,它包括了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有些人在這門專業裏得有博士學位,可能有人為了表示尊敬,稱呼他/她為心理醫生也是無可厚非了。
心理學家 (Psychologist) 是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學者,他們研究人類為什麽這樣思想,這樣行動;如果要從事諮商工作,仍須接受特殊專業訓練。本地的諮商課程包括了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嚴謹的督察實習系統,強調理論和經驗實際操作,並不是豊富的心理學理論一方可促成的。另外有臨床心理學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 大部份在醫院或大型心理衞生機構負責診斷,治療或教學的工作,他們的養成教育包含了諮商的部份,因此也有人兼顧私人工作室。
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顧名思意是精神方面的醫生,擁有醫科專業訓練及醫學學位,他們提供精神病患的評估診斷,並為病患量身定造治療方案,包括藥物處方及安排心理治療。這是在心理精神領域裏唯一受過完整醫科訓練能開藥方的醫生,但是他們不做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的工作。
關於這點,據説有個典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心理學的史祖,十九世纪後期,他所創建的精神分析學說在當時相當有名,吸引了各國的學者到維也納向他學習。之後由這些學者們又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學派,在心理及精神科領域的發展上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時這些精神科學者們本身都是訓練有素的醫生,而佛洛伊德本人相當贊成由沒有受過醫科訓練的人從事精神分析的工作,他認為醫學和臨床心理分析跟本是兩囘事,因此產生出一批沒有醫學背景的心理學家,這裏面包括了他的女兒—安娜 佛洛伊德。1913年,厄尼斯特 瓊斯(Ernest Jones)把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帶囘英國,他因此承襲佛氏在這片領域裏的偏好,採用醫生以外的人從事精神分析的工作。這個特性一直延續下來,今天在英國大部份從事心理分析,心理治療或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員都不是學習醫學的。
在下一期報導裏,我將為各位解說如果你感到你的親人或朋友,有人為情緒所困擾,你該怎麽建議他/她?或是你自己感到有什麽地方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該到什麽地方尋求幫助呢?